当前您的位置是:主页 > 大厨朋友圈 >
初识《大厨》如获至宝
时间:2019-12-18 15:05:32 来源:未知 作者:钱蕾蕾点击:
欢迎加入“大厨朋友圈”!读者如遇以下问题,既可发短信至13964090536,也可扫描左侧二维码与小编交流(发送添加好友申请时请注明“读者”),还可以致电厨艺咨询热线0531-87181010。
① 你对文章的评价及建议。
② 你希望看到的内容。
③ 如试制我们的菜品并进行改良后感觉不错,请详细叙述你的改良方法并拍摄清晰的成品照片。
④ 试制菜品不成功或对菜谱存有疑问,我们将联系原作者给予详细解答。
友情提示:信息中请留下您所在的城市及酒店名称、本人姓名。
建议篇
李萧
  陕西渭南
我是做酱菜加工厂的,平时接触餐饮人比较多。我们有一个本地的吃货群,里面80%是各大餐厅的行政总厨或厨师长,由于知道我爱看书,对烹饪也非常感兴趣,他们就给我推荐了《大厨》。我看到后如获至宝,立即预订了2020年全年的,而且把《大厨》专业传媒历年编纂出品的图书全部收入囊中!
翻看了近一年的《大厨》和图书后,作为忠实读者我想提几个小建议:
第一,书中的热菜、凉菜都介绍得非常详细,调味品的用量也比较精确,有功底的师傅只要看一眼就能模仿个八九不离十,但面点板块是有其特殊性的,所用的酵母是高糖还是低糖?水温在冬夏两季有何区别?饧发时间与温度是什么关系?这些细枝末节,往往关乎一款面点的成败。所以希望小编们以后在介绍面点时能更关注细节和技术点。
第二,我来年想转型开个小店,看了几篇介绍王长亮大师“五步开店法”的文章后,非常信服,感觉这个班确实含金量很高,很想去学习,可地点远在济南,我的酱菜厂子又离不开人;好几位朋友也非常想参加咱们的培训班,有位开烧烤店的朋友想学学王大师的烤羊腿,也苦于分身乏术。我想问问咱们能不能开通在线课程或者网络授课?这会大大解决我们的难题。
小编回复:
您的意见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,根据时令调整配方、挖掘细节,将列入我们的写作标准。另外,西安到济南已有直达高铁,抽出三天来上王长亮大师的课,一定会让你感到物超所值。

探讨篇
酿为动作 贴是技法
2019年11月《大厨》64页“双椒煎酿脆皮鸭”一菜,制作者是陕西汉中的张亚飞大厨,中国大厨烹饪实验室主厨谢昌勇在点评时认为:贴和酿是一种技法,只是因南北差异而叫法不同。对这一点,济南燕喜堂的邓君秋大师有不同看法,他认为严格来说,酿不算是一种技法,而是一个动作:将原料掏个洞,再往洞中填入馅料,此为“酿”。酿好的原料再通过蒸、煎、烧等技法烹制成熟,成菜往往需要浇汁。而“贴”这种技法需要用到两种以上的原料,大多加工成扁平状,既可以叠放,也可以用一种料包裹另一种料,多采取煎制成熟,且只煎一面,有时需烹入少量清水或料汁小火收干,成菜一面金黄酥脆,一面软嫩鲜香。
小编回复:
小编先给各位读者道个歉!文内涉及到中餐技法,小编本应多方征求烹饪大师和金牌主厨的意见并形成争鸣和探讨,那样审稿意见就不会像此次略显偏颇,以后我们在挖掘技法和工艺方面会更加用心哒。

双椒煎酿脆皮鸭
罗辉  河北邯郸
改良南瓜奶  预制蒸两遍 
我是河北邯郸人,目前在当地经营一间家常菜馆。最初我在同行那里邂逅《中国大厨》,借阅后感觉内容很符合我的胃口,便开始自己购买,算算阅龄也有7、8年了。我也曾订过一段时间别家的烹饪读物,后来发现还是《大厨》更加接地气。为何这样说呢?因为其中无论是菜品的制作方法,还是模式、管理类的介绍,或多或少都对我有所启发,可借鉴与参考的信息也更丰富。
在阅读中,我经常能发现很多实用的菜,若是条件允许我都会尝试去做,如果不能做也会与朋友一起分享、探讨或是推荐给他们试做。例如我之前看中了2017年11月《中国大厨》第92页的“南瓜奶”,但在制作时发现,如果按照原做法自然放凉,南瓜糕无法成型,在与朋友探讨无果之下,我拨打了“厨艺咨询热线”,小编帮忙联系到了原作者。经过核实,原配方并无差错,于是我反思是不是操作过程有什么失误,遂决定重新再试一次,但这份失败的原料怎么处理呢?本着不浪费食材的原则,我把失败的半成品放进了蒸箱,取出来后发现居然成型了!于是就继续按照原文中的后续步骤拖糊炸、裹糖液,成品口味竟然还不错,外酥内软,甜而不腻。于是我干脆将“晾”改为“蒸”,避免了晾干时间的不确定性。试做成功后,我在店内推出,很受小朋友和女孩子的喜欢。
改良后的“南瓜奶”制作流程如下:1.南瓜10斤去皮、改刀成大块,入蒸柜蒸20分钟至熟,取出后放入料理机中,加椰浆1罐、炼乳2罐、鹰粟粉1000克、白糖500克、清水1500克搅打成南瓜泥,倒入托盘里抹平表面,入蒸箱加热15分钟,取出放凉备用。2.取南瓜糕250克改刀成3厘米见方的块,拍匀生粉。3.脆炸粉、清水、色拉油调匀成脆皮糊,将南瓜糕放入糊中裹匀,下入五成热油浸炸至外皮膨胀、颜色金黄,捞出沥油待用。4.锅入少许清水,下白糖15克小火搅匀至完全融化,倒入炸熟的南瓜糕裹一层薄薄的糖液即成。
除了南瓜奶,我还发现了一款“黑云风干鸡”(详细做法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可查阅),感觉非常适合河北当地的口味,我试做后感觉效果非常不错,推出后果然一炮打响,目前稳居店内销量前十名。


原版南瓜奶

黑云风干鸡
粉丝篇
丁坤峰 
 河南商丘
每天多卖一万块!
我是中大创盈专家培训的“三科”学员——李建辉老师的金牌卤水课+刘全刚老师的川式外卖课+王长亮老师的五步开店实战班,看课程选择就知道,我是想开家自己的小店。  
我做了十年厨师,三年前才开始经营一家熟食店,原本以为自己有做炒锅师傅的底子,开这种店不在话下,没想到卤水属于凉菜行,我炒菜的功夫一点儿用不上,最后搞出来的品种不多,质量也不稳定,由于我坚持不用增香剂,很多客人在购买后都反馈卤菜不香、回口不浓,一天收入仅有两三千块钱。在我把卤水班和外卖班学到的技能用到店里后,立马扭转了这种勉强维持温饱的局面,香度有了,出品稳定了,口味升级了,出成率也高了,日营业额最高时达到了一万四!
不用添加剂,如何提升卤货的香度?这个棘手难题,我一到培训班就抛了出来,两位老师则轻松化解,教我了三个绝招:一是从根上学习香料识别,在了解其特性的基础上进行配伍,根据“五大金刚”(指草果、白蔻、白芷、桂皮、丁香)的不同功用配出增香料包;二是用可控的成本吊出香浓高汤;三是用好几个诀窍激发食材本身的香气。
众所周知,熟食店其实就是“卖重量”,因此出成率高了,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到手啊。以前我卤的牛肉,1斤出成率也就6两左右,经李建辉老师点拨后,1斤出成7两半到8两!
其实窍门就是一层窗户纸:以前我都是“热锅捞”,食材卤好后直接捞出来晾凉,李老师教给我“冷锅捞”,泡在汤里自然冷却后再捞。这样有三个好处:从热锅捞出来的原料,水分随着热气挥发,因此会“折秤”,而且食材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变冷,色泽还会发乌,而浸在卤汤中放凉后再捞,不但分量不会减少,颜色也能保持一下午不变。
此外,我的油卤产品也卖得很火爆。刚推出时,本地人并不熟悉油卤,还以为鸭脖子只有周黑鸭、久久鸭那几种吃法,我就送给他们免费试吃,现在油卤的鸭头、鸭舌、鸭架、鸭翅膀销量都不错,还有老客户迅速成为油卤味型的粉丝,跟我说:别处买的鸭脖“直麻直辣”,吃完还会口干,回口也不香,油卤鸭件又滋润又香浓,越吃越想吃!



中大创盈川式外卖培训班的油卤产品
成都按图索骥 
寻到加盟线索
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用到店里后,生意越来越火,一切顺风顺水,于是国庆节后,我带着好心情去了一趟成都,边旅游边考察,根据中国大厨培训部门工作人员的指点和推荐,观摩了好几种新颖模式,特别是这两年在成都走红的陈氏油浸现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:铺面门脸不大,多为二三十平米,店门口桌上摆着多个竹簸箕,里面各种熟食卤味颜色红润,堆得满满当当,客人可以选择打包带走,也可以搭配米饭、素菜,浇上原汁配成套餐堂食,出餐时间仅需半分钟,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。
通过与培训老师交流,我认为油浸现捞之所以能受到市场追捧,有三点优势:首先,改变了传统卤水的加工流程,现卤现捞,产品新鲜,卖相诱人,所有卤水皆为当天调制,新鲜卤油淋在食材表面,颜色红润,卖相极佳。其次,售卖形式新颖,味道浓郁、口味丰富,各种荤素食材整齐地陈列在门口的透明橱柜或簸箕里,成为最好的宣传广告。最后,卤水每日更换,解决了保养难题,省去续汤环节。售卖中,顾客自助取食,现场称量,若有加热需求,再由工作人员拿到卤汤中二次冒制。我在旁边观摩半日便摸透了门道,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有了在培训班学会的十几款卤水做底子,只要嫁接一下这种形式,在河南火爆不是不可能!
另一家印象深刻的店是孟波老师的新品牌“大牛米线”,因为是从《大厨》索骥而来,我受到了热情接待,在店堂前前后后看了个透,总结一下就是:省事儿、省人、走菜快——牛肉、米线、汤底都是统一出品,区别只是分量和口味;而味型仅需几种提前熬好的酱料即可解决,这种轻餐模式,特别适合我这种想开家小店又不愿投入过多人工的餐饮人。



油浸现捞模式在成都正走红

大牛米线开业没多久,就开始餐餐排队
张和龙  山东潍坊
创意海参椰饭 高端接待受宠
最近我发现了一道好菜——2019年10月《大厨》62页的“椰饭海参”,由舜耕山庄集团的齐齐师傅出品,非常符合我们潍坊本地食客的口味,我试制成功后将其取名“椰皇葱烧海参配饭”,安排到比较高端的商务接待宴上,口味接受度极高,呈现方式又有新意,特别受欢迎。我曾经在山东大厦见过一道“椰皇糯米蒸腩肉”,也是用椰子壳上桌,不过米饭上面放的是烧好的猪腩肉,此菜便与它一脉相承而来,且更加上档次。
郭荣  上海
一款鲜椒鱼料 贡献两道招牌
公司曾派我参加了周庆大师的小龙虾培训和孟波老师的酸菜鱼培训,两场都收获满满,我深切感受到,在这里的培训班能学到真技术,针对性强、很实用!有的同学回去就开了店,碰到实践中的问题发到群里,老师也会及时给予指导。酸菜鱼和鲜椒鱼目前在我们公司门店的销量都不错,特别是色泽碧绿、清鲜诱人的鲜椒鱼,由于太受欢迎,总公司安排在十三家门店统一推出,因其中的“鲜椒鱼料”熬制较为复杂,我便稍加调整后放到中央厨房加工,装袋冷冻后统一配送到各门店。除了做鱼,我还用它研发了一款鲜椒牛蛙,汤汁鲜美、肉质细嫩,最近也正在各店培训推出,一款鱼料,帮我轻松搞定一个系列!
吴师傅  河南南阳
我曾在《中国大厨》上看过一篇文章,成都观锦台花园餐厅在寿宴婚宴中,把平平无奇的梅菜扣肉用模具制成“寿”字、“囍”字, 很有吸引力和推广潜力,我恨不得立马就尝试一下,请问这种模具该如何购买?
小编回复:这道菜是成都观锦台花园餐厅李生军师傅制作的,所用到的两款模具可联系他本人购买。李生军师傅交流电话:18081029388。  

……
本文剩余的精彩内容需要 登录才能阅读,如果您没有会员账号,请联系工作人员购买0531-87065151 !
责任编辑:程冰
  •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、暴力、黄色等内容的评论。
  •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中国大厨网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。
  •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
初识《大厨》如获至宝
作者:钱蕾蕾 时间:2019-12-18 15:05:32
欢迎加入“大厨朋友圈”!读者如遇以下问题,既可发短信至13964090536,也可扫描左侧二维码与小编交流(发送添加好友申请时请注明“读者”),还可以致电厨艺咨询热线0531-87181010。
① 你对文章的评价及建议。
② 你希望看到的内容。
③ 如试制我们的菜品并进行改良后感觉不错,请详细叙述你的改良方法并拍摄清晰的成品照片。
④ 试制菜品不成功或对菜谱存有疑问,我们将联系原作者给予详细解答。
友情提示:信息中请留下您所在的城市及酒店名称、本人姓名。
建议篇
李萧
  陕西渭南
我是做酱菜加工厂的,平时接触餐饮人比较多。我们有一个本地的吃货群,里面80%是各大餐厅的行政总厨或厨师长,由于知道我爱看书,对烹饪也非常感兴趣,他们就给我推荐了《大厨》。我看到后如获至宝,立即预订了2020年全年的,而且把《大厨》专业传媒历年编纂出品的图书全部收入囊中!
翻看了近一年的《大厨》和图书后,作为忠实读者我想提几个小建议:
第一,书中的热菜、凉菜都介绍得非常详细,调味品的用量也比较精确,有功底的师傅只要看一眼就能模仿个八九不离十,但面点板块是有其特殊性的,所用的酵母是高糖还是低糖?水温在冬夏两季有何区别?饧发时间与温度是什么关系?这些细枝末节,往往关乎一款面点的成败。所以希望小编们以后在介绍面点时能更关注细节和技术点。
第二,我来年想转型开个小店,看了几篇介绍王长亮大师“五步开店法”的文章后,非常信服,感觉这个班确实含金量很高,很想去学习,可地点远在济南,我的酱菜厂子又离不开人;好几位朋友也非常想参加咱们的培训班,有位开烧烤店的朋友想学学王大师的烤羊腿,也苦于分身乏术。我想问问咱们能不能开通在线课程或者网络授课?这会大大解决我们的难题。
小编回复:
您的意见对我们今后的工作很有指导意义,根据时令调整配方、挖掘细节,将列入我们的写作标准。另外,西安到济南已有直达高铁,抽出三天来上王长亮大师的课,一定会让你感到物超所值。

探讨篇
酿为动作 贴是技法
2019年11月《大厨》64页“双椒煎酿脆皮鸭”一菜,制作者是陕西汉中的张亚飞大厨,中国大厨烹饪实验室主厨谢昌勇在点评时认为:贴和酿是一种技法,只是因南北差异而叫法不同。对这一点,济南燕喜堂的邓君秋大师有不同看法,他认为严格来说,酿不算是一种技法,而是一个动作:将原料掏个洞,再往洞中填入馅料,此为“酿”。酿好的原料再通过蒸、煎、烧等技法烹制成熟,成菜往往需要浇汁。而“贴”这种技法需要用到两种以上的原料,大多加工成扁平状,既可以叠放,也可以用一种料包裹另一种料,多采取煎制成熟,且只煎一面,有时需烹入少量清水或料汁小火收干,成菜一面金黄酥脆,一面软嫩鲜香。
小编回复:
小编先给各位读者道个歉!文内涉及到中餐技法,小编本应多方征求烹饪大师和金牌主厨的意见并形成争鸣和探讨,那样审稿意见就不会像此次略显偏颇,以后我们在挖掘技法和工艺方面会更加用心哒。

双椒煎酿脆皮鸭
罗辉  河北邯郸
改良南瓜奶  预制蒸两遍 
我是河北邯郸人,目前在当地经营一间家常菜馆。最初我在同行那里邂逅《中国大厨》,借阅后感觉内容很符合我的胃口,便开始自己购买,算算阅龄也有7、8年了。我也曾订过一段时间别家的烹饪读物,后来发现还是《大厨》更加接地气。为何这样说呢?因为其中无论是菜品的制作方法,还是模式、管理类的介绍,或多或少都对我有所启发,可借鉴与参考的信息也更丰富。
在阅读中,我经常能发现很多实用的菜,若是条件允许我都会尝试去做,如果不能做也会与朋友一起分享、探讨或是推荐给他们试做。例如我之前看中了2017年11月《中国大厨》第92页的“南瓜奶”,但在制作时发现,如果按照原做法自然放凉,南瓜糕无法成型,在与朋友探讨无果之下,我拨打了“厨艺咨询热线”,小编帮忙联系到了原作者。经过核实,原配方并无差错,于是我反思是不是操作过程有什么失误,遂决定重新再试一次,但这份失败的原料怎么处理呢?本着不浪费食材的原则,我把失败的半成品放进了蒸箱,取出来后发现居然成型了!于是就继续按照原文中的后续步骤拖糊炸、裹糖液,成品口味竟然还不错,外酥内软,甜而不腻。于是我干脆将“晾”改为“蒸”,避免了晾干时间的不确定性。试做成功后,我在店内推出,很受小朋友和女孩子的喜欢。
改良后的“南瓜奶”制作流程如下:1.南瓜10斤去皮、改刀成大块,入蒸柜蒸20分钟至熟,取出后放入料理机中,加椰浆1罐、炼乳2罐、鹰粟粉1000克、白糖500克、清水1500克搅打成南瓜泥,倒入托盘里抹平表面,入蒸箱加热15分钟,取出放凉备用。2.取南瓜糕250克改刀成3厘米见方的块,拍匀生粉。3.脆炸粉、清水、色拉油调匀成脆皮糊,将南瓜糕放入糊中裹匀,下入五成热油浸炸至外皮膨胀、颜色金黄,捞出沥油待用。4.锅入少许清水,下白糖15克小火搅匀至完全融化,倒入炸熟的南瓜糕裹一层薄薄的糖液即成。
除了南瓜奶,我还发现了一款“黑云风干鸡”(详细做法扫描右侧二维码即可查阅),感觉非常适合河北当地的口味,我试做后感觉效果非常不错,推出后果然一炮打响,目前稳居店内销量前十名。


原版南瓜奶

黑云风干鸡
粉丝篇
丁坤峰 
 河南商丘
每天多卖一万块!
我是中大创盈专家培训的“三科”学员——李建辉老师的金牌卤水课+刘全刚老师的川式外卖课+王长亮老师的五步开店实战班,看课程选择就知道,我是想开家自己的小店。  
我做了十年厨师,三年前才开始经营一家熟食店,原本以为自己有做炒锅师傅的底子,开这种店不在话下,没想到卤水属于凉菜行,我炒菜的功夫一点儿用不上,最后搞出来的品种不多,质量也不稳定,由于我坚持不用增香剂,很多客人在购买后都反馈卤菜不香、回口不浓,一天收入仅有两三千块钱。在我把卤水班和外卖班学到的技能用到店里后,立马扭转了这种勉强维持温饱的局面,香度有了,出品稳定了,口味升级了,出成率也高了,日营业额最高时达到了一万四!
不用添加剂,如何提升卤货的香度?这个棘手难题,我一到培训班就抛了出来,两位老师则轻松化解,教我了三个绝招:一是从根上学习香料识别,在了解其特性的基础上进行配伍,根据“五大金刚”(指草果、白蔻、白芷、桂皮、丁香)的不同功用配出增香料包;二是用可控的成本吊出香浓高汤;三是用好几个诀窍激发食材本身的香气。
众所周知,熟食店其实就是“卖重量”,因此出成率高了,就是白花花的银子到手啊。以前我卤的牛肉,1斤出成率也就6两左右,经李建辉老师点拨后,1斤出成7两半到8两!
其实窍门就是一层窗户纸:以前我都是“热锅捞”,食材卤好后直接捞出来晾凉,李老师教给我“冷锅捞”,泡在汤里自然冷却后再捞。这样有三个好处:从热锅捞出来的原料,水分随着热气挥发,因此会“折秤”,而且食材暴露在空气中逐渐变冷,色泽还会发乌,而浸在卤汤中放凉后再捞,不但分量不会减少,颜色也能保持一下午不变。
此外,我的油卤产品也卖得很火爆。刚推出时,本地人并不熟悉油卤,还以为鸭脖子只有周黑鸭、久久鸭那几种吃法,我就送给他们免费试吃,现在油卤的鸭头、鸭舌、鸭架、鸭翅膀销量都不错,还有老客户迅速成为油卤味型的粉丝,跟我说:别处买的鸭脖“直麻直辣”,吃完还会口干,回口也不香,油卤鸭件又滋润又香浓,越吃越想吃!



中大创盈川式外卖培训班的油卤产品
成都按图索骥 
寻到加盟线索
将所学的知识和技巧用到店里后,生意越来越火,一切顺风顺水,于是国庆节后,我带着好心情去了一趟成都,边旅游边考察,根据中国大厨培训部门工作人员的指点和推荐,观摩了好几种新颖模式,特别是这两年在成都走红的陈氏油浸现捞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:铺面门脸不大,多为二三十平米,店门口桌上摆着多个竹簸箕,里面各种熟食卤味颜色红润,堆得满满当当,客人可以选择打包带走,也可以搭配米饭、素菜,浇上原汁配成套餐堂食,出餐时间仅需半分钟,非常适合现代人的快节奏。
通过与培训老师交流,我认为油浸现捞之所以能受到市场追捧,有三点优势:首先,改变了传统卤水的加工流程,现卤现捞,产品新鲜,卖相诱人,所有卤水皆为当天调制,新鲜卤油淋在食材表面,颜色红润,卖相极佳。其次,售卖形式新颖,味道浓郁、口味丰富,各种荤素食材整齐地陈列在门口的透明橱柜或簸箕里,成为最好的宣传广告。最后,卤水每日更换,解决了保养难题,省去续汤环节。售卖中,顾客自助取食,现场称量,若有加热需求,再由工作人员拿到卤汤中二次冒制。我在旁边观摩半日便摸透了门道,“万变不离其宗”,有了在培训班学会的十几款卤水做底子,只要嫁接一下这种形式,在河南火爆不是不可能!
另一家印象深刻的店是孟波老师的新品牌“大牛米线”,因为是从《大厨》索骥而来,我受到了热情接待,在店堂前前后后看了个透,总结一下就是:省事儿、省人、走菜快——牛肉、米线、汤底都是统一出品,区别只是分量和口味;而味型仅需几种提前熬好的酱料即可解决,这种轻餐模式,特别适合我这种想开家小店又不愿投入过多人工的餐饮人。



油浸现捞模式在成都正走红

大牛米线开业没多久,就开始餐餐排队
张和龙  山东潍坊
创意海参椰饭 高端接待受宠
最近我发现了一道好菜——2019年10月《大厨》62页的“椰饭海参”,由舜耕山庄集团的齐齐师傅出品,非常符合我们潍坊本地食客的口味,我试制成功后将其取名“椰皇葱烧海参配饭”,安排到比较高端的商务接待宴上,口味接受度极高,呈现方式又有新意,特别受欢迎。我曾经在山东大厦见过一道“椰皇糯米蒸腩肉”,也是用椰子壳上桌,不过米饭上面放的是烧好的猪腩肉,此菜便与它一脉相承而来,且更加上档次。
郭荣  上海
一款鲜椒鱼料 贡献两道招牌
公司曾派我参加了周庆大师的小龙虾培训和孟波老师的酸菜鱼培训,两场都收获满满,我深切感受到,在这里的培训班能学到真技术,针对性强、很实用!有的同学回去就开了店,碰到实践中的问题发到群里,老师也会及时给予指导。酸菜鱼和鲜椒鱼目前在我们公司门店的销量都不错,特别是色泽碧绿、清鲜诱人的鲜椒鱼,由于太受欢迎,总公司安排在十三家门店统一推出,因其中的“鲜椒鱼料”熬制较为复杂,我便稍加调整后放到中央厨房加工,装袋冷冻后统一配送到各门店。除了做鱼,我还用它研发了一款鲜椒牛蛙,汤汁鲜美、肉质细嫩,最近也正在各店培训推出,一款鱼料,帮我轻松搞定一个系列!
吴师傅  河南南阳
我曾在《中国大厨》上看过一篇文章,成都观锦台花园餐厅在寿宴婚宴中,把平平无奇的梅菜扣肉用模具制成“寿”字、“囍”字, 很有吸引力和推广潜力,我恨不得立马就尝试一下,请问这种模具该如何购买?
小编回复:这道菜是成都观锦台花园餐厅李生军师傅制作的,所用到的两款模具可联系他本人购买。李生军师傅交流电话:18081029388。  

本文剩余的精彩内容需要 登录才能阅读,如果您没有会员账号,请联系工作人员购买0531-87065151 !
  • 严禁发表危害国家安全、暴力、黄色等内容的评论。
  • 用户需对自己在使用中国大厨网站服务过程中的行为承担法律责任。
  • 本站管理员有权保留或删除评论内容。
  • 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,与本网站立场无关。
最新文章杂志目录会员登录